本文转载分享一下今天看到的一个新的 VPS 一键测试脚本,NodeQuality。看介绍是融合了 yabs + IPQuality + NetQuality + 融合怪测试脚本这些个脚本,并且增加了分享和导出功能。总体来看功能还是比较完善的,原贴地址:https://www.nodeseek.com/post-297125-1
NodeQuality,又是一个“测试脚本”,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思,推荐一下。
希望新脚本能够给用户测试带来便利,让测试过程更加轻松省时
新脚本是原 NodeBench 脚本和粘贴板的升级项目,实现了一些关键特性升级:
预览地址
使用命令为:
bash <(curl -sL https://run.NodeQuality.com)
GitHub项目地址,欢迎star/贡献代码
下面展开介绍NodeQuality的设计和特性
“拼好脚本”,减少重复测试
现在vps的测试脚本百花齐放,各种测试之间的会有信息重叠。
比如跑了融合怪往往还要跑IP质量,而现在 @xy 的网络质量脚本横空出世后,重叠的内容更多了。不少用户在跑脚本的时候会思量跑哪个好。
目前方案是选取了 Yabs + IP质量 + 网络质量 + 融合怪的部分功能,重新整合后的脚本。这种组合兼顾信息的全面性和直观性。
无痕测试,重中之重
如果前面一条原因还是拼好脚本的水平,那么接下来这条才是真正让我动手去写这个脚本的原因。
为了测试,往往需要加载很多软件和工具。这很好,符合把各种专用工具串起来解决问题的 Linux 哲学。
问题是测试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驻留在系统上,成为平时几乎不会使用的数据赖在硬盘上,留下了很多痕迹。
另外,很多测试脚本只能受限于部分 Linux 系统发行版,会有一些系统特定的问题。
那么为什么不仿造 docker 的思路,来打造一个 BenchOS 的准系统呢?
在这个系统里预装好常见的程序,做到全程不调用任何一条包管理器命令
使用时进行挂载,使用后进行卸载,自动删除准系统数据,干干净净,清清爽爽
我们这里要用到 chroot 这位老前辈,这可是从远古时期就一直存在于内核里面的工具
chroot非常适合当前的场景:不用额外安装、极致的轻量、只有文件隔离而没有网络和内存隔离
简直就是为了测试而打造的,灵魂契合了属于是
这引出了 NodeQuality 目前使用的方案:
给小白用白话文解释下
就是下载一个预装好软件的压缩包,把解压好的文件夹挂载到某个目录上,切换到这个系统里面测试,测试完把解压文件给干掉,对原系统的修改为0
自动排版,自动截图,自动传图床,一键导出
之前做过一个测试结果剪切板,可能太花哨了没人爱用,这次花了不少心思打磨了更新版的剪切板,非常的现代化
这样你不用在跑完 IP质量 和 网络质量 脚本后,小心翼翼的去截图了,给你完美截图,自动预留一定的页边距。
总结
最开始的地方给测试脚本加了引号,虽然也可以叫测试脚本,但本质上是测试工具集合的前置加载器和结果后处理项目。把测试工作的流程给规范化自动化了,让测试仅仅是测试,不要留下一堆痕迹。让测试可以更舒服的测试,自动排版截图。
致谢
特别感谢 @xy,本项目归根到底是以xy脚本为核心的封装和后处理;项目名还是xy给起的 ❤️ ,参考了Quality脚本家族,比我原先起的好多了。
感谢融合怪脚本,为了保证可比性,sysbench部分采用了融合怪的脚本片段,3网回程使用了融合怪的go项目
感谢16图床提供的图片数据储存支持和上传接口对接协助